閱畢CK兄的一篇「我唔係垃圾」,不其然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些小錯折。
話說小綿花小時候體弱多病,走堂多過上堂。兼且貪玩懶惰,對香港的填鴨式教育極不接受,早早已被篇了去「蘿底橙」班,老師們都不大願教。
偏偏小綿花本性不算壞,既不迷明星,又未發育到對男生有興趣,所以「壞橙」多不喜歡和我玩,「好橙」又怕我教壞她們;格格不入的孤獨精一名,對學校一點歸屬感都沒有。如事者混混噩噩地過了數年,直至中一那一年的家長會。
那年綿花媽剛考有要事,所以見家長的責任,便落在綿花爸的身上。老師的評語千篇一律,舊瓶新酒。內容大致是:「你呢個女,無用架啦,我寫包單,佢一定入唔到大學。你不如早d幫佢搵商科,做個祕書仔,總好過做魚蛋妹!」。
其實這些說話綿花媽早就聽了數遍,已經沒有太大反應,頂多回到家中打小綿花一身出氣。偏偏綿花爸就非常不服氣,本打算會考以後才送小綿花出國,但既然學校已經放棄了一個只有十三歲的「豆靚」,不如早點送我走算了。就是在這情況下,小綿花執包袱去英國。
學校不算貴族,但班上人數少,老師較明白學生們的長短處。就是在他們的悉心栽培之下,小綿花開始對讀書有興趣。數年以後,幸不辱命,竟也給小女子考到劍橋一個連獎學金的學位。
雖然因種種原因,最終沒有去了劍橋。但綿花爸開心得不得了,不忘給小女子的舊校「報喜」:「附上劍橋大學的取錄信一封,這個是當年X老師說一定入不到大學的舊生。」
碩士畢業時好像是忘記了跟舊校「報喜」。人大了,也覺報復並不重要。但如果小女子一天真的椗起心肝,讀到博士畢業;又或是小女子等到成名那一天的話,我也會記得給舊校「報喜」。
因為,沒有一種感覺,會比對看扁你的人說一句:「我活得比你好」,來得更滿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