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2月 12, 2008

劍橋面試

生果報昨日提起,在牛津和劍橋大學的面試中,試官總愛問一些「騎呢」的問題,回想起小棉花多年前膽粗粗地參與那個兩日一夜,十輪面試和校園參觀的劍橋之旅,不禁會心微笑.

劍橋大學分為多個學院.報名的時候,學生要自選兩間心水學院, 如被學院看中的話,便會被邀請面試.取錄以後,講課大多在大學進行,但每星期的多個小班輔導,則由學院的教授教導.所以學院中有主科目的名師,足以影響畢業的成績.記得小棉花當年自選了庭園深深,充滿著文化氣質的Clare College,和出名音樂精湛的英皇學院.兩所學院都競爭激烈,又怎會讓小棉花輕易過關?最後,大學在其他學院還有學位之下,邀請了小棉花到女生學院Newham College和在大學內名氣較差的New Hall作最後一輪面試.

記得試官的問題,也的確盡「騎呢」之能事.最「正常」的試官問小棉花, 「請說出你打西洋劍必勝之道」;最「實際」的那個試官,要小棉花替他分析劍橋究竟需要多少位理髮師; 最「學術」的試官,坐在小棉花的身邊一個小時,看著小棉花做一條原來根本無可能解答的數學問題;最「體驗」的試官則要小棉花即場示範,自學豎琴的秘訣.對著那座從未接觸過的豎琴,小棉花只好硬著頭皮,帶著那假指甲,求求其其地彈了首「有隻雀仔跌落水」.唯一的團體面試,試官則要四人一組的面試生,在一小時之內分工合作,起一條由啤牌建成的橋.

經過試官們一天的糟質,簡直筋疲力竭.黑心地想著試官們其實是否有心留難面試生?但牛津和劍橋這種面試的方式,測試面試生的思考能力,確實有可取的地方.本港死讀書的填鴨多的是,加上互聯網也是龐大的資訊來源.當每個人都知識豐富的時候,要做真正的精英,不能只做一個收集資訊的database,而是做一個有獨立思維的個體.牛津和劍橋看中的,正正是這一點.學校,只能把最豐富的知識帶給學生,但最終是否能學以至用,靠的,還是學生自己的理解能力.

小棉花最終獲New Hall取錄.但一想起中小學都是在女校渡過,大學又讀女校!?那豈不是說,畢業後才有仔溝!?連忙打退堂鼓,選擇倫敦那花花世界去了.

4 則留言:

C.M. 說...

>>牛津和劍橋這種面試的方式,測試面試生的思考能力,確實有可取的地方

可惜,香港... 可能「永遠」都做唔到。

皆因冇咁既面試官。

就算你睇番依家報紙介紹某好些大機構既「新派」面試官,睇落,好似有創意、好有辦法可以分辨唔同能力既求職者,查實,睇真d,佢地好多只係以偏概全。小機構又唔敢容許有創意。好難。

講返香港既 academic institutions,一黎時間所限,二黎真係通曉人性/心理/competency既面試官(or 教授)真係少之又少。

兩個情況,都未足以十年(甚至二十年)內達至足夠水平推動香港以「思考能力或方式」作主要(或重要)招生或招聘條件。

香港制度(社會風氣),唔能夠鼓勵遠見。

篤篤篤撐 說...

LONDON好ar, 可以成日睇arsenal~~

篤篤篤撐 說...

hk 「永遠」都做唔到, 唔係因為冇咁既面試官, 而係因為冇o甘既制度: 你試下做試官出條o甘既題目, 寫report都寫死你, 出埋傳媒, 就會揹鑊


傳媒同大眾, 永遠話要創意,其實反創意。而當權者, 永遠對自己冇信心...

匿名 說...

London? Are you from LSE? If so, we are alumni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