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7月 30, 2008

罷工潮

最近通脹加劇,觸發到接二連三的罷工潮,先別說職工盟背後真正的政治目的是什麼,但罷工潮除了反映了低下層生計持續受壓,以及政府上星期的一眾短期策略對壓抑通脹毫無幫助之餘,還引申了一個極大的問題,便是本港和外國以及中國的關係,在長遠來看的方針.

自回歸以來,香港遵守一國兩制定下來的政策,維持港元和美元匯率掛鉤.花旗國民一向以來洗腳不抺腳的理財習慣帶來了次按風暴,花旗國政府於控制通脹的策略上進退兩難:加息對已經應付不了的業主來說,無疑是百上加斤,只會衍生更多的次按問題;不加息的話,除非政府令有方法去改變國民的生活習慣,否則通脹全面失控.對於這個困局,如港府不再正視問題,香港隨時成為風暴中的犧牲品.原因,小女子認為是本港對自己的位置和優勢不清晰有關.

一向以來,港元和美元維持匯率掛鉤的主因,是掛鉤帶來匯率穏定,對香港作為亞洲出入口龍頭,和金融一哥的位置帶來優勢.作為出口商,低匯率固然增加產品的吸引力,但作為入口商,疲弱的匯率卻增加生產成本,導致廠商遷移內地,找更平更有生產力的內地員工,也因此令香港續漸失去了出入口龍頭的地位.至於金融一哥的地位,香港的優勢,在於多元化的衍生工具,和匯率掛鉤無直接的關係.而事實上,港交所於七月一日推出了香港預託證券(HDR),將匯率風險轉架外國集資者,但掛鉤降低港元匯率,間接降低預託證券的吸引力,正因為此,上市以來乏人問津.

相反,回歸以後,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日漸緊密,最佳例子,莫過於中港婚姻帶來的種種生活,以及經濟問題.但香港最大的問題,在於香港不同英美兩國般,身處孤島,少了鄰近國家的競爭,工會的bargaining power因此也比較大.事實上,一直以來,英美的員工依靠工會來幫助員工爭取人工增長以及適當的工時.但此策略在香港並不適用.試想想,香港員工的人工已普遍比大陸高,在港建立公司,無非是因為香港員工的質素較好.但隨著內地員工的質素續漸上升,香港的競爭能力,岌岌可危.

大陸對香港來說,成也是它,敗也是它.大陸給予香港一個强大的後盾,但同時又是香港一個强大的競爭對手.香港需要定立一個鄰近國家沒有的優勢,而這個優勢,肯定不是人工比人低,又或是員工比別人勤力.港府需要細想這個優勢究竟是什麼,定立一個清晰的政策去宣傳自己的位置,而不能繼續做一個左右逢源的騎牆派,單戀著舊殖民地的情懷,卻又捨不得抗拒回歸這個新情人.

3 則留言:

Esaltato 說...

我該死。呢排真係好忙。忙到都係例牌開一開電腦就熄機都唔記得拜訪你個blog =P
等我得閒有mood先慢慢嘆啦~~

大口仔 說...

所以香港一定要發展自己的競爭優勢,不可事事要求中央政府幫手。

安諾勿斯 說...

狡兔盡、走狗烹;飛鳥盡、良弓藏。鹽田港、首都、白雲機場、上、深証、勞工法…時而勢易,以前向港商招手,今天係港商o既競爭對手。

香港可以點同內地同儕競爭,係今後戰略o既大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