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3月 23, 2007

日本已經去過數遍,每一次,總令我驚訝日本人的民族性,是如此深入民生。無論是食品,生活,語言,都深深地帶著日本文化。小女子想,或多或少是自小由國家與及家庭教育而成。

小女子並非崇日,對日本政府試圖改寫侵華的歷史更是不敢恭維。雖然,以中立的身份來看,我國還不是同樣地淡化文化大革命,又或是六四的史實?也難保數十年後的國家領導人,不會同樣地把歷史在教科書中除去。

但對日本人那般深深的民族意識,小女子倒是頗為認同。我們在香港,受過百多年殖民地的影響,少的可能就是這種對自己身為中國人的驕傲,而又缺少了身為洋人的自信,不上不下的,總找不到自己的根。小女子認識很多朋友,自以為手執一本外國護照,一個外籍的身份,便等同他們是外國人。照鏡子望一望,你還不是一頭黑髮,黃皮膚?又為何要對自己中國人的種族感到羞恥?

我國正在不斷地進步,在國際舞台上,中國已是個不容忽視的強國,我們應該開始學習為自己的根而驕傲,而不是無止境地盲目崇洋,對自己的同胞卻看扁,把「中國製造」等同貶義詞,平價貨。

心繫家國,要自小由教育而成。很贊同學校已經踏出第一步,向學生們灌輸公民教育的意識。 同樣地在家中,也是時候為小朋友們灌輸對自己的國家較正面的信息,好讓我們的下一代,能找到自己的根。

4 則留言:

Esaltato 說...

昨日有位國內朋友問我, 香港人是否由此至終將"咁"讀成"knung(鄭中基讀法)"。香港人就是沒有值得別人讚嘆的文化, 反之那些無謂詞語如knung,潮,勁等就成為香港人的標籤。

阿爾伯特 說...

"把「中國製造」等同貶義詞,平價貨" --> 這是十分落伍的想法。

現今商業世界中,「中國製造」巳是「平、靚、正」的化身,十件「Softgoods Products (即衫、褲、鞋、玩具)」及「電子產品」中,七八件在中國生產。剩低兩三件不是在歐美生產,而係在「更平」的地方生產。

「Asian Outsourcing」已是一個勢不能擋的大型勢,並帶來不少商機。

Arael 說...

我們的根,當然就是中國。
這不需要學校灌輸什么吧。
(我一向懷疑學校的影響力)
我也從來不覺得所謂的殖民地教育可以把我哪一部分變得不夠‘中國’了。
(這里說的中國不特指某一個政權,而是指從古到今,替換過多少朝代的‘中國’,)

而且,關于這個題目,我們不需要在意中國是不是富強了。難道中國窮就不認是中國人嗎。

日本人厲害在吸收外國文化的同時,也可以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。這方面的確是很值得參考。

匿名 說...

民族意識表面上好像可以令人有認同感、歸屬感,使人凝聚、團結。
但銅板的另一面,卻是毫沒來由的將人類驅分,令人由出生一刻已被遺傳基因分為"你們"和"我們"。
古往今來,幾多爭執、歧視、戰爭是由這種無謂情緒所引起?

民族意識是嬰兒病﹗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