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9月 27, 2006

識飲識食之―冬蔭公

曼谷之旅, 最主要的固然是和喜歡的人一起, 牽着熟悉的手, 在不熟悉的街頭邊走邊談心, 與他一起分享在人生路上並行的一段路。本人對購物其實興趣不大, 一隻背囊去, 一隻背囊回。倒是對泰國菜有點興趣,廚房裏又多了一瓶冬蔭公醬汁。原來泰式冬蔭公有很多花款, 有些是清湯的, 有些是有番茄的, 不知道是否與廚師的心情或天氣有關, 只知道全部都好好味。

原料(二人用)
鮮蝦 ― 約300g(除殼, 留蝦頭, 蝦殼另用)
草菇 ― 十二隻、一開二
香茅 ― 6-8枝、(用力壓開茅心會更出味)
紅辣椒 ― 2-5隻、切粒
魚露 ― 三湯匙
Kaffir Leaves ― 兩塊(CitiSuper 有售。如沒有也可用一個青檸的汁代替)
薑 ― 小塊
香茜(Corriander) ― 一小圠
橄欖油 ― 少許
清雞湯 ― 0.5L
鹽少許(調味用)


煮法
1.在小湯鍋中燒熱橄欖油, 下蝦頭, 蝦殼小炒至鮮紅
2.在鍋中下紅辣椒, 香茅, 魚露, Kaffir Leaves, 薑, 小炒後再下清雞湯, 滾水後慢火煮20分鐘
3.起湯楂, 在鍋中下草菇煮5分鐘後, 再下鮮蝦, 香茜煮約2-3分鐘
4.調味, 上菜

星期四, 9月 14, 2006

星期一, 9月 11, 2006

欣宜效應

見鄭欣宜再次蒲頭、在「星光熠熠耀保良」中演一節目、又再一次受到娯論的壓力。不禁有點憤慨、香港竟是個這般小心眼的社會。

人是一種膚淺的動物、喜愛美麗的人物、厭惡難看的東西、乃人之常情。Stephy與欣宜相比、本人也較喜歡看前者多於後者。但是對娯論、以及一些博客謬謬然對欣宜作出那些膚淺而又帶有人身攻擊的批評、總覺得有一點兒那個。

相信欣宜決定再一次蒲頭的時候、也不至於幼稚得沒有想過會否再次受到敵人的批評。她想過以後還是決定再嘗試出來試一試娯樂圏這個黒暗的圏子、我想、為的只是想成名的決心。

本人對她為自己的理想甘於這樣去賭一舖也頗佩服。不竟撫心自問、換轉是我、我想我沒有這個勇氣去承受。得饒人處且饒人、人們為不麼向她好的一邊去想、去欣賞她為理想而地獄式的減肥、一次又一次去承受沖擊的決心?為何要一面倒的向一個十八歳的小妮子施壓?是因為她肥?那為何胡杏兒的肥是可愛、鄭欣宜的就是嘔心?是嫉妒她媽媽硬銷自己的女兒?但誰的父母不會認為自己的子女永遠是最可愛、最有潛質、最美?

成功與失敗、住住只差那一點毅力。希望欣宜不會因為這些無聊的壓力而放棄她的理想、失去那份為理想的堅持。

星期五, 9月 08, 2006

三十又如何(二)?

很多人視三十為一大限。人到三十、應該像打遊戲機一樣、儲到一個"level"。但是、三十、其實和廿九歳半、有什麼分別?為什麼三十、就一定要立?

怎樣去衡量立和不立、就像怎樣去衡量際遇一樣、視乎於衡量它的人有沒有一個滿足的心。偏偏香港是一個喜歡比較的社會。一個奶粉廣告都有話:「讓寶寶成為一個雙料贏家」。有贏、當然就先要有比賽、才能有勝負之分。在香港、就連數月大的小孩也要比較、何況三十歳的年輕人?

舉一個例、小女子一向自知、天資雖不錯、後天努力也不算少、但自小學那篇「我的志願」開始、就從來沒有提及過我想當醫生、律師之類的大志。對自己身為一個IT人、亦沒有半點自悲。偏偏身邊不乏親戚、甚至朋友(所以話、朋友與友誼不一定成正比、但這是提外話了)曾經對我説:「你只是一個IT人」。恕我對「只」這個貶義詞有少許敏感。你的「只」、又是怎樣去衡量?三十歳能自供自給、有盈餘供養父母、付得起生活上一些奢侈品、對我自己來講、巳算立了。

其實、立與不立、視乎於我們對自己有沒有自信。不要給硬要和我們比較的人一個空間去容立「只」這個字。

星期四, 9月 07, 2006

三十又如何(一)?

小病初愈、看見蠔餅CK兩兄弟對「際遇」這兩個字談論得這般口沫橫飛、不禁暗想、究竟際遇是什麼?有什麼成份?應該怎樣去衡量?怎樣去分好與壞?

際遇的成份、蠔餅和CK都已經提得七七八八―不外乎是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、加上努力、不屈不撓的精神、用適當的火侯、在適當的時候、掌握適當的手勢、做出一個好的際遇。

但是、際遇應該怎樣去數量化?分幾多級?什麼時候才是好?什麼時候又是懷才而不遇?我想我的際遇較像CK的朋友、一生風平浪靜、對我自己來説、我的際遇算非常不錯。但同一時間、很多聲音告訴我、人到三十、應該有沙紙、有銀紙、有車、有樓、有事業、有家庭、有子女、有。。。

如果用這些物質來數量化際遇的話、我的際遇可説是平庸、甚至可説是偏低。但是、如果我以父母、男友、朋友的關懷、健康的身體(雖然不是這星期、但是三十年來無病無痛、就譲病魔贏這一小仗)、以及均衡和快樂的心志來數量化際遇的話、上天可算對我出奇地好。

等一等、我剛剛不是已經把自己的際遇分了級?量化了際遇之後、究竟有幾多才是夠、少了那一樣才是不遇?是不是有齊了所有才是好的際遇? 這就像問你飽不飽一樣、五星級的法國菜滿足些、還是麥當勞的豬柳蛋漢堡已經足夠?

又或許、際遇的好與壞、關鍵就在於衡量它的人有沒有一個滿足的心。

星期五, 9月 01, 2006

大情大性

星期一在蘋果日報看到葉念琛的「好時節」內一篇文章「大情大性的朋友」。付心自問自己也是個大情大性的人、喜怒哀樂統統都寫在臉上。工作上黒是黒、白是白;人情上、喜歡的便與他或她整天狂歡也不嫌多、不喜歡的連下午茶都可免則免。愛情路上更不必多説、大學時期的朋友對我這種「油炸鬼」式的拍拖手段已經見怪不怪了。

但是葉念琛也提出一個大情大性的弱點、就是這種人在公事上很難和他合作。試想想、你心情不好就苦口苦面的、做老闆的叫你見客好、還是不叫好?

前天也剛和蠔餅談論過一些人在工作的時候發脾氣、亂擲東西、踢穿牆的舉動。以一個專業的觀點來看、這些舉動當然不對。但人是有感情的動物、總有喜怒哀樂、視乎你在公司裏如何收藏起你的情緒罷了。一樣米養百樣人、我認為此等舉動雖有傷大雅、但這類型的人比那些何時何地都向你報以微笑、但乘你一不留神就在你背後狠狠地插上一刀的偽君子較容易對付。

人情世故、從來都不是我強項、只覺人生短暫、數十年的光境、花這樣多心機、時間、精神去玩政治、去欺詐、鈎心鬥角、本人認為不值。大情大性有大情大性的好處、不知朋友們想法又如何?